文章列表(点击进入):
(一)“风水”概念初见
(二)赣南--风水民俗的发祥地
(三)风水民俗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客家风水民俗的成因
(五)客家风水民俗的定位与估价
(六)二十四山魂魄小议


  《风水真谛追踪》栏目是专门为普及风水文化基础知识,点评风水文化古籍,抒发学习心得, 疏通学术交流而设立的互动窗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重视,对风水一词的忌避冻土正在逐步消融。近年来,文化工作者对古代建筑理论实践的探索、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涉猎并取得了相当成果。人们对风水的看法逐渐客观和正确起来,并开始将其科学的有益的部分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服务。但是,当前风水术的江湖化、庸俗化的趋势却十分严重。正如我在“杨益文化开发中心”某栏目撰词中所言:“当前,风水书撰印滥觞,或剽窃、拼凑,或浅薄、言之无物,或隔靴搔痒,毫无理论根基的风水书,随处可见。江湖"风水"先生多如牛毛,他们有的原是神汉巫婆、商贾小贩、泥工木匠、瞎子文盲或半文盲、无业流民,他们一知半解,或半知不解,披着地理明师的外衣,或走村串镇,信口开河,自我标榜;或言过其实,文过饰非,挂牌设店;或故弄虚玄,滥发网讯,哗众取宠,玩弄淫巧,投其所好,在互联网上的屏幕上点穴。"屏幕上点穴"就好比医生诊断病人,岂能只靠电话询问?而把必要的对病人的"望、闻、切",甚至还要做些专项检查的程序抛开,而贸然断决?所谓"屏幕上点穴"完全脱离了中国风水讲形势,论堂气,重生态,求景观,点穴务必现场勘查的原则。所有上述这些虚伪作法和错误无稽之言充斥风水文坛,把这个博大精深,严肃求真,具有深奥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饱含淳厚民风的民俗,导入了牵强附会,装神弄鬼,无耻不屑的低俗的泥潭。使风水界良莠不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此,我等既痛心疾首,又坚决抵制。坚决抑制那些自欺欺人、学术浅薄却又妄自尊大的人品和行为。
为端正风水认识、尊重传统,正本清源,本中心坚持做学问、求真知,以稳健,客观的作风对待风水传统的研究。对古文化典籍的诠释白话译力求涵义精辟准确、融汇互通,语言流畅明快,通俗易懂。在教授学员、培训人才方面,坚持以踏实、真诚之态度对待每位诚心求学者。
热忱期盼本栏目能起到纠讹释惑,匡正视听、追踪真谛的作用。也希望本栏目能给大家带来友谊、传递真诚。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一种广植于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民俗。是中国儒家文化在"藏" 地(包括死者葬穴或生者居所)选择方面的思想体现。中国传统的伦理和礼仪思想和现代的生态环境学使风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宝田教授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从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详见本网址《著述动态》、〈晋郭璞《葬书》考〉序)。
--科学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新西兰学者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权威》1989年第一期里撰文说:"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的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台湾学者认定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的关系学"。
--美国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印象》一书中,称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杨救贫七十二龙风水术之手写真本。此书乃刘诗芸主任景福堂师祖陈恩琪所传。陈恩琪系赣南著名地理先生。
  

  杨救贫分金秘旨之手写真本。此书乃刘诗芸主任景福堂师祖陈恩琪所传。陈恩琪系赣南著名地理先生。

 

 

  刘诗芸主任早年师从过堂祖父刘国瑞,其景福堂诸师祖还给刘主任留下了另外一些包括上至清代康熙年间,下至民国初年的许多古籍。其中有秘笈手写本、个人实践经验归纳手写本和诸风水术流派线装古书等。这些古传文本为我们研习、论证风水远古传承,指导现今风水术实践,精准确定阴阳宅方位,摒弃伧俗,隔离江湖伪诀浸染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
兹将部分列表如下:(点击可看封面或扉页放大)

分金秘旨扉页2


“风水”概念初见

--学习心得之一(李岱)

  “风水”一词,最早源于东晋郭璞《葬书》。其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行,盖言此也。经云: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明代乔项《风水辩》云:“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冲冒四面之风,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夫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弯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这段话表述了一块“风水宝地”的基本条件;也进一步说明“风水”是指“山势”、“土色”、“地势”、“水势”诸义之要汇,是建筑营造选址时应该具备的条件。
综合诸说,“风水”可表述为: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类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从古至今,风水民俗盛行于客家人聚居之地,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活动中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李岱系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主任的学生)

 

赣南--风水民俗的发祥地

--学习心得之二(李岱)

  赣南,即江西南部,处赣江上游。东邻福建西南,南接广东北部,西毗湖南南部,北近江西中部吉安地区。诸多史料在叙及江南和现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民系历史时都认为,由于古代中原战乱的纷扰,历朝中原籍士兵戍守南疆的需要,以及江南温润的气候,肥厚的土埌等优越地理条件的诱导,从晋末开始,中原人士大举迁徙江南。在漫长的历史里,中原籍人士南迁出现过五大高潮时期:即晋末六朝期,唐末五代期,宋末元朝期,明末清初期和同治清末期。期间,无论是“秦雍流人”(原居今陕西、甘肃以及山西西部),或是“司豫流人”(原居今河南以及河北南部),还是“青徐流人”(原山东及江苏、安徽的一部份),南迁后都有定居在今赣、粤、闽三角区域的。现今地处此三角地域的客家人就是这些古代“流人”的后裔。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修地方志成风,有些地方志称粤北的梅州为客家人的大本营;又有地方志论定赣南为客家人的最早聚居区。无论何种说法,都认定现今这个三角区域为客家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全国风水从业者则普遍认为,赣南是客家风水民俗的发祥地。
谈及客家风水文化,首先要追溯一位唐末来到赣南,播下了风水文化种子的名人——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
据《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过虔州(今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授业曾文辿、廖禹、刘江东诸徒(均为赣南籍人),后寓居山寮(今兴国县三僚村),世称救贫仙人,卒于虔(即今赣州),葬雩中药口(即今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
另据《地理正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风水发展史略》所载杨益的生平介绍大体相近,均认定他曾于唐僖宗年间任过朝官,因兵乱南下,长期寓寄赣南。从而收徒讲学,播扬了过去被皇家长期垄断专用的风水秘术,并促其发展。创造了具有正针和缝针的中国风水罗盘,而被历代风水界尊称为风水宗师。杨益著述颇丰。据《人子须知》载,杨益著书九部:《疑龙经》、《撼龙经》、《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图》、《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据《四库术数丛书》载,杨益著书五部:《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其它风水评论书中关于杨益风水理论著作的记载很多。明代以后,风水术流派纷呈,风水著作繁杂,风水术士日益见增,他们都称自己是杨公正宗传人,称自己胡编的手抄本是杨公真传。可见杨益这位唐代京官在风水史上地位的显赫。
经考,杨益的二块分别为明、清二朝的花岗岩石质的墓碑,现今仍保存在赣州市于都县博物馆内。今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自唐代以来的城市古建筑,如城墙、城门、寺庙、官府遗址、望族及地方候吏府第等皆为杨益及嫡传徒裔,根据杨公风水理论布局所建。此外,今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广州等现存的历史经典古建筑亦大多遵从同一风水理论布局而建造。
宋代的王伋,原在朝廷做官,后因获罪而贬居今江西赣州。他也是著名的历史风水名师,著有《心经》、《问答语录》等风水书。王伋推崇阴阳理气风水术,是风水学历史中“理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今盛行于福建和广东粤东地区的理气风水术就是后来王伋离赣州迁福建后推行蔓延的。
据《江西通志》载:均卿羽之裔。成祖卜寿陵,久不得吉埌。永乐七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禹引均卿至昌平县(今北京昌平区),得县东黄土山最吉。车驾即日临视,定议封为天寿山,命武义伯王通等董役,授均卿官。以上是说江西廖均卿被礼部尚书赵禹推荐给皇家选址葬坟,后被授官的故事。
另据《古今图书集成》、《地理正宗》、《宁都直隶州志》、《廖氏家谱》载,今赣州宁都籍人士、著名“形法”派风水大师廖均卿因精于堪舆术,受到明朝廷的重视,在明陵(北京明十三陵)的选址堪察中立下汗马功劳,而后得官封爵。此事在现存的十三陵碑石上的镌文中得以史载。
还据廖姓家谱记载,兴国三僚村廖姓出文化人较多,历代都有外出做官而衣锦还乡之人,特别是易学、堪舆名家,代代辈出。明清时封为国师博士者18人;明师者32人。廖氏家谱还有许多关于廖氏后裔因博学而精通堪舆者,在南京、福建等地为皇家、诸候指导重要建筑的布局、规划的记载。《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名流列传》及附录所列历代风水名人总计111人,其中江西达48人,占总数的40%以上,而江西人数的80%,均为赣南人。其余皆散落其它省区,没有赣南地域那么集中。由此可见历代风水名人荟萃客家聚居地的密集状况。以上有些属非正史之载,虽无足信之据,但从现今赣南籍,尤其是兴国、宁都二县,专职或兼职风水先生,在外省从事风水职业者甚众的情况来看,也许这就是承袭了古风的结果。据了解,赣州市宁都县有一个乡,从事风水业的专职或兼职风水师达六、七十人之多。赣州市兴国县三僚一个村的风水先生超过七十人。这些风水师常年巡游广东、福建及全国其它省、区的乡镇城市,承揽业务,游说风水之术。虽其中不乏江湖流民甚或欺人之辈,但这种情况,也许可以印证从古到今赣南客家风水术士迹遍天下的声势。

 


风水民俗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心得之三(李岱)

  客家风水民俗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客家风水民俗的延续也使客家文化中的科学合理、正确的部份得以传承。
客家人根据风水术进行的住宅的布局和设计已不仅仅只从属人们的生活舒适方便。在中国传统的礼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乃至近代,“三纲五常”,长尊幼卑,男尊女卑等封建礼制思想也渗透到客家住宅的布局和设计中。客家建筑的围墙院落、阶梯门楼、厅堂卧室之布局无不体现了内外有别,族规森严,辈份分明,众子拱主等诸多约束。这就使客家人住宅的格局与形式本身就是一个“修身”、“齐家”道德教化的场所。《黄帝宅经·序》:“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也就是说,住宅不仅应当是天地之间阴阳之聚集交汇平衡,人们物质生活的场所,而且还应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是建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以客家人认为住宅的营建是一门极深的学问,“非博物明贤”者是不能深察其奥妙的。古人云:治国先治家。客家人认为,风水好的住宅配合人文教化,方可达到“家代安昌”,进而实现“治国,明德平天下”的最终抱负。由此可见,客家文化的遵礼仪、重家教、求修身等良好的人文思想是通过客家风水民俗来熏陶和物化。事实证明,这些渐进的默化在古今许多客家人士的成功人生中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客家风水的产生和发展还与客家人的伦理和礼仪观念密切相关。客家人重孝道,讲礼仪,崇宗敬祖。当父母去世后,悲痛之时,思念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常有歉疚之感。为了寄托哀思,缅怀恩泽,总是希望找一块山青水秀,可避干旱,不受水淹,又符合“葬乘生气”规则的佳地埋葬父母。每逢清明佳节,或南风拂煦,春日融融,或烟柳画桥,春雨纷纷,家人结伴去墓地祭奠。父母安逸地长眠在吉埌中,此时此刻,生者心情也会得到宽慰。春日踏春,纪念先人,当感悟到沧海桑田,人生如梦,功利名禄,如过眼烟云之时,在家人之间,在兄弟妯娌之间肯定会营造一种团结和睦,宽容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氛围。同时也让跟随前去祭奠先人的子女接受一种文明的、传统的孝道、伦理和礼仪的文化教育。
  由此可言,客家风水民俗对于继承客家文化传统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褒扬怀柔宽容的人文思想,鼓励健康、高尚的价值取向,是极具积极意义的。

 


客家风水民俗的成因

--学习心得之四(李岱)

  与中国文化起源、发展于中原一致,早期的中国风水文化发生并分布于陕西、河南、山西一带。随着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风水文化也随之南移。经过朝代的更迭、岁月的累积,风水文化在客家人聚居地已形成根深广植的民俗。这种习俗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原因,分析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点:
1、晋室东渡和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士大批南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多由知识分子充任的风水术士也将风水术带来南方,自然就在客家聚居地广泛流传、播扬和传承。客家先民到新的陌生居地之后,避凶趋吉,祈求平安福佑的心态更为急切,酷信风水之俗也就随之大盛。
2、客家地属古百越之地,有些偏僻山区或粤东潮汕地区,古时属瘴疠之埌。其“巫文化”盛行。风水堪舆术在此类地区的传播有较适宜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环境。
3、客家聚居的赣、粤、闽三角地域多山多水,山青水秀,层峦叠翠,土厚水丰,风土温润,使风水“形法”理论大有用武之地。同时,该地域由于气候湿热,人们发病率相对较高;地下水频涌,择穴时尤须考虑死者遗体骸骨安放“深、浅、沉、浮”适宜。无论为生者择地建房,或为死者择穴葬墓,都为风水的盛行提供了客观自然条件。
4、江南时为偏安之地,客家人聚居地域尤为安和宁静。该地雨量丰沛,物产丰饶,经济发达,物质基础雄厚,“仓禀足而知礼义”。达官贵人、富商地主为求好风水,为彰显尊荣,一掷千金,不足为惜。相互攀比,庶民从众,渐成风气。
5、宋代以后,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在此地影响颇深,而且地理学、天文学和建筑学都有了很大发展,因而风水术有了适宜发展的良好精神环境。经考,理学由周敦颐在赣南开创,经杨时、朱熹等在赣南的游历和讲学传授,得到发展,又经王阳明在赣南的传习,使赣南理学与整个宋明理学一起,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推进了赣南客家地域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客家风水民俗就是在这种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得以传播和发展。

 


客家风水民俗的定位与估价

--学习心得之五(李岱)

  ......(略)
但是,我们并不由此而否定中国风水,乃至客家风水术的科学的一面。
一处好的穴场,即所谓“风水宝地”,确实有着较高的物质环境质量和自然景观质量。赣南、粤北、闽东南地区,山水相依,丘陵山地多,河谷小盆地密布。近靠东南沿海,夏天多见南风,或东南风,冬季多见北风或西北风。“风水宝地”的物质环境质量和自然景观质量可以在上述的地貌环境里找到载体和归宿。比如,选择一个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后有高大山峦作屏障,左、右有弯环低山来护抱,植被良好的台地建房,就有诸多好处:基址背后的山峦可作冬季北来的寒风的屏障;面水可以接纳夏季南来的凉爽的风,争取良好的日照,便于取水用于生产和生活,又便于排污、排水;缓坡台地可避免洪涝之灾;左右低丘围护,植被茂盛,空气新鲜,形成的半封闭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等。这应当认为是客家风水民俗中最显见的科学性。
风水是论“生气”的。它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归结为“生气”的运动。在中国古代,科学尚不发达,它以“气”或“生气”来解释变化无穷、祸福难测的世界,应当说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思想的表现。
中国古人深信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一种深奥莫测的因果关系。为了在选择阳宅和阴宅的地址时能找到一块顺天应人,得地脉之吉利的风水宝地,所以创建了一种理论体系。而这种理论体系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的古人就运用了这一传统哲学,在宇宙人生序列关系的探索中,比如在风水学或风水民俗的完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具体的准则和方法。风水学在对自然环境对人类作用的解释上,无论在其典籍理论中,或在具体操作规程上,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纵观中国古代许多建筑,上起京城、宫苑、寺庙,下至村舍、民宅、坟墓。就是现存的西安、北京、南京、开封、广州等城市的历史稍微悠久一点的古建筑,甚至日本或东南亚一些城市的古建筑,都是遵循和采用了中国风水学的理论、准则和方法而建造的。
风水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宝田教授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
科学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地理系学者尹弘基撰文说:“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台湾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住宅风水勘吉凶》提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
美国城市规划权威者,凯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意象》一书中,称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客家风水民俗十分讲求民居的生态环境。草木欣荣、树木葱笼、莺歌燕舞、流水潺潺、水绕云从、背风向阳的环境与秃山恶岭、寸草不生、草木凋零、飞沙走石、干旱无水,夏天酷热难耐,冬日寒风怒号的环境比较起来,无论建阳宅或阴宅,风水先生都会选择前者而弃后者。就在城市里居住,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春和景明,登斯居也,也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事业有成。人云:“问君哪得能长寿?照天沐日无忧愁”。这是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在客家风水民俗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哲学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见长,在“天人合一”观念的指导下,对万事万物的序列联系和彼此的感应关系,以及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等,试图用他们的宇宙图式赋以象、数、理的解释。但由于其概念与范畴的粗疏模糊,缺少严密逻辑体系下的精确分析综合与实证,特别是只重视宏观总体上类比而缺乏更深层次的规律性探究。这使古代风水理论从一开始,就附会了诸多牵强无稽、迷信和宿命的成分,而且愈到后来愈烈。
剥去风水理论迷信的外衣,它在当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相吻合的时代,体现了古代中国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在其玄妙理论的内涵中,风水调谐着一些当代人生活工作环境同自然的关系。而同时,又迷信地使人宽慰于生活与事业的未来。风水认识世界的自然哲学方法,在当代实验基础上重新发掘,必然对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客家风水民俗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现象,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学说,它是我国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植被的一部分。是精华与糟粕、科学与迷信、唯物思想与唯心思想的混合体。我们不能承认其中荒诞、无稽、迷信的成份,否则,风水理论只能是亡灵显象,没有前途。在对待客家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上,正确的做法是:既不能一味承袭前说,唯书唯古;又不能抱全盘否定的非历史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现代科学标准来苛求前人。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坚持正确,摒弃谬误,将其有益部份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服务。

 

二十四山魂魄小议

李寿洪

  最近读师父刘诗芸先生编辑的《杨筠松辑分金秘旨解析》之后,感悟良深,颇有震动。
其文云:“XX龙是魄,XX龙是魂。若将魂就魄,阴鬼变阳神。魂魄既相就,血脉自相亲,……”
又云:“魄就魂者,魂就魄者,是以气方能入阴骨,得其生气,即地为阳神矣。魂魄既就,后得其子孙。血骨相通,自有福荫之应也。”……
由此我认为,七十二龙三合乘生气之应用,切忌简单定局定穴定龙。必须周全考虑罗盘其它圈层对寻龙点穴的约束条件。如流于浅表,眩目惑心,则祸福之差,悔之晚矣!
为进一步理解,我又翻读《辞海》,查阅“魂魄”之义。“魂”释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神。”而“魄”释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曰魂魄强。”
又释:“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曰魄,附气之神曰魂也。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依我之见,似乎“魄”是随形而来的动物的本能,而“魂”则是指思维、灵感和精神。
《辞海》中关于“魂魄”的释义不仅将“魂”与“魄”的概念作了区分和诠释,而且再三强调“魂”与“魄”的相互依存关系及不可切割性。这就恰好印证了在风水术的操作程序及规则中切不可只讲“魂”,忽视“魄”;或只讲“魄”,忽视“魂”。
所以,无论建房、修门、葬坟莹,或团体,或个人,在风水术的应用上千万不可不懂装懂,玩弄虚名,自欺欺人,草率从事,做既害东家,又昧自己良心的事。
写此小议,是为抛砖。
(作者系广东省某中央事业单位副处长,刘主任的学生。)

 

  


版权所有©赣州杨救贫风水文化研究中心
Post:341000 地址:江西赣州市赣龙大酒店十四楼
网址:www.lyg819.com www.风水文化.中国 www.风水文化.cn
TEL:0797-8269198,8269106,13970736034 QQ:771452987
FAX:0797-8269035,8219008,8269106  电子邮件: lyguang819@yahoo.com.cn lyg819@tom.com